说起青海,雪山、草原、壮阔、瑰丽,都是我们脑海中对青海的印象。青海有太多梦中的景象,金黄的花海、耀眼的雪山、似海的碧水,恍然间,以为自己走进一场梦境。如此美景,历史上的迁客骚人及要塞边防战士对青海之美也忍不住留下许多流芳百世的经典诗句。
我们知道,青海省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光能资源,全省日光辐射在160~175大卡/平方厘米,柴达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3533.9小时,是著名的日照地带。盛弘的一个储能项目便落座于青海玉树的上拉秀乡,小编跟随着项目到了青海,才读懂上述诗句的壮丽和神奇。
青海省上拉秀乡储能微网项目
“一路悬崖,路过金沙江、青稞,我们的微电网无处不在!”盛弘的工程师陈争争如是说到。在去往青海上拉秀乡项目现场的途中,一路美景虽好,却也少不了颠簸,每天的工作始于凌晨,结束于深夜。“几百里的山路,坐车坐的骨头都抖散了”。
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了玉树市上拉秀乡,上拉秀乡平均海拔4310米,年平均气温零下5℃,是玉树县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降水量最多、施工条件最差的一个乡。由于客观环境条件较为恶劣,供电条件也备受影响。我们的项目为原本无电的上千户牧民、僧舍和寄宿学校带来电力,不但解决了传统供电线损大成本高的难题,也满足了他们日常生活用电的需求,孩子们不用再在昏暗的教室里学习。“以前数星星数月亮,现在晚上可以回家看电视了”。
项目同时接入了光伏和蓄电池。
当光照充足时,光伏给负载供电,同时也可以给电池充电;当光照不足时,由光伏和电池同时给负载供电;没有光伏时,由蓄电池给负载供电,微网系统更优的能量变换和控制保障了电力的稳定持续供应。
面朝念经湖,春暖花开。(好羡慕光伏板啊,每天身处这么美的景色中~)
高海拔往往意味着高寒和较大的昼夜温差,这些地区的项目开发和运营也因之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在高海拔的地区、低气压、日照强烈的环境下顺利运营,并且保持高转换效率,证明了盛弘的储能变流器在器件降容、电气绝缘间隙、散热等设备可靠性方面的实力。
盛弘模块化的产品也为项目运营维护带来了许多便利,由于上拉秀项目所处地势偏远,且项目点分散在乡里的不同地点,维护起来费时费力。模块化的产品使设备更高集成度,节约占地面积,维护时仅需更换模块即可,模块出现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工作。热插拔功能使得在带电状态下10分钟内更换模块。模块轻便且容易安装,减少安装费用,加快系统实施时间。
能为上拉秀的居民们带来稳定持续的电力,也算是盛弘为当地灾后重建做了一点贡献。另外,小编也甚是希望能在这么美的环境下工作,摆脱城市里的烦扰,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听牧民们讲讲草原的故事。